- 曾先峰;苏文鑫;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339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研究发现,数据资产化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企业绿色转型水平将提高4.86%。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资产化通过强化供应链协同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资产化在推动高科技行业企业、高管绿色认知强的企业以及处于低数字化水平地区的企业绿色转型方面作用显著。
2025年08期 No.57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勇;梁雨辰;黄文礼;
从“认知—行为”视角出发,基于2013—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构建气候风险感知指标,检验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风险感知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降低风险承担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该影响通过提升财务柔性、加大融资成本和增强绿色环境投资实现。进一步发现,市场化程度高与信息关注度强可缓解该抑制效应,政策不确定性则加剧其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非国有、高新技术、股权集中度高、推进绿色转型、实行两职合一及治理集中型企业对气候风险感知更为敏感。
2025年08期 No.577 14-2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筠;万艺嘉;柯超;
基于2017—2023年中国科创板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投贷联动对科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贷联动能够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进行替换解释变量、修改样本时间区间、行业固定、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贷联动能够从提高研发水平、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财政政策与投贷联动协同发力带来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异质性分析中,对着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异质性进行研究,发现投贷联动有效落实了“投早”的政策要求,但在“投小投硬科技”方面仍需进一步发力,此外东部地区的投贷联动对科创型企业的支持效果更佳,而非东部地区投贷联动效果并不显著。
2025年08期 No.577 27-3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喜梅;赵丹;
基于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省级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标,系统分析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气候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强化企业短期决策与削弱减排效率,推高供应商碳排放;绿色金融滞后与能源结构锁定形成双重约束,加剧企业融资困境与传统能源路径依赖;气候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绿色金融,强化能源锁定,形成链式中介效应;链主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资源配置优化与信息治理,有效缓解负面冲击。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小企业、财务脆弱企业、低研发企业及高数字化水平上游企业的低碳转型更易受影响。
2025年08期 No.577 3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拥华;彭寰;
以2013—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数据资产化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产化能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且自用型、交易型数据资产均有此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资产化通过形成开放式创新生态、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和加强外部监督水平,进而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基于TOE框架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技术能力与客户关系能强化该提升作用,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数据资产化在此基础上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证实,数据资产化通过提升供应链韧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No.577 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琦;
基于2012—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耐心资本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耐心资本投入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耐心资本通过预期稳定效应、资源优化效应、治理优化效应三个渠道抑制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发现,耐心资本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所处营商环境更优、融资约束较严重、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中更强。
2025年08期 No.577 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佳宇;单伟;
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企业数据资本利用对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本利用水平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营业利润率能够正向调节数据资本利用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关系,企业专利申请数在数据资本利用增加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据资本利用对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CEO具有银行背景、高ESG评级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2025年08期 No.577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颜晓燕;匡广容;饶婧婧;
以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自然场景,聚焦微观企业,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交易平台的设立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显示,交易平台的设立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此外,对于内陆城市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数据交易平台的促进作用更强。
2025年08期 No.577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